top of page

芭蕾女伶的暗黑死亡-《紅舞鞋》、《黑天鵝》的真實童話


圖為《紅菱艷》(The Red Shoes, 1948)電影第一幕。

這次選擇書寫關於童話改編的電影,除了再次重整以前發現這兩部電影的共通點,也回應了童話故事不朽的經典,除了迪士尼動畫影業透過現代繪圖科技,將童話轉變為「迪士尼公主」,儼然刪去了童話的文史,變成迪士尼品牌的人物,也反思,迪士尼近來不斷真人重拍的電影,到底是童話太吸金?還是現在的電影工廠創意出問題?

本文以二大主題,聊聊電影:

1. 《紅菱艷》與《黑天鵝》改編童話的電影比較

2. 1948 年歐美電影產業的簡易背景


請注意,此篇文章含有劇情。

---本文開始---



關於 20 世紀電影創作的時代背景


《紅菱艷》製作於 1948 年,那是美國影業與世界經濟動態產生巨大變動的戰後時期,在英國則出現了自由電影運動(Free Cinema Movement)的風潮,與法國的新浪潮、義大利的新寫實主義等,在二戰時期的時空經緯之下,能有《紅菱艷》電影如此華麗的治裝與精緻的片場拍片呈現,顯得特別珍貴。


《紅菱艷》導演 Jack Cardiff 是英國相當出色的一名電影攝影師,示範了各種攝影機運動的可能性,他從默片時期開始就投身於電影,直到經驗最早彩色電影的產業轉變,當時他被選為 Technicolor 攝影機使用訓練的唯一英國人,他對顏色的掌握與畫面質感的細膩觀察,曾因為傑出的電影攝影獲頒 OBE(Order of the British Empire,大英帝國的官佐勛章),他也深深喜愛印象派的油畫作品,時而透過臨摹畫作更理解顏色與畫面明暗的配置(2010, Craig McCall),也深知義大利畫家 Caravaggio 等人強烈化面對比的光影、黑景美學和陰影處理。


據說他在拍攝這部電影以前,他從來沒有看過芭蕾舞,為此,他曾去 Covent Garden(在片中看到柯芬園的舊地景,真是令人感到神奇)參訪過芭蕾劇團的後台,做了許多功課。


1940 年代,當時電視尚未普及,是電影最蓬勃發展的黃金時期,但深陷於二戰時期的年代,即便是美國好萊塢電影產業,也必須緊縮製作預算,因而也反映在電影明星的治裝與化妝上,以及場景裝飾上。


就在《紅菱艷》製作的同一年,1948 年美國政府開始管控好萊塢影業的垂直壟斷,明星制度也受影響,歐洲國家也紛紛開始出現了寫實主義的電影。到了 1950 年代,美國進入的經濟蕭條,雖然此時電視機瞬間普及化,種種因素,電影產業已經見證過最高潮的輝煌,也在 1948 年,電影院線的票房已降低到僅有 6 百萬,是 1933 年以來最低的狀況,片廠制度的崩解,讓人才與明星紛紛出走,當時獨立製片反而備受關注,歐洲的新寫實主義和紀錄片一躍而上成為當時的主流(1977, Dale McConathy)。



電影鏡頭運動是 20 世紀新的藝術形式。1935 年 Walter Benjamin 出版了 The Work of Art in the Age of Mechanical Reproduction 《機械複製時代的藝術作品》,對電影媒體做了一番評論。時下回過頭去看看當時掀起話題的攝影運動,還能影響至今,是非常有趣而新奇的體驗。



改編《紅舞鞋》童話的電影:《黑天鵝》(Black Swan, 2010)與《紅菱艷》(The Red Shoes, 1948)


2010 年由美國導演 Darren Aronofsky 執導的《黑天鵝》(Black Swan, 2010),除了 Natalie Portman 精湛的演出,電影裡近距離的跟蹤式鏡頭語言,讓整部片充滿了精神壓迫之感,此部電影創作,呈現了在舞蹈界裡,芭蕾女舞者在爭奪唯一主角的激烈競爭,往往演變成舞者的心裡病態。

然而,相早於《黑天鵝》約 60 年以前,英國導演 Michael Powell 創作的《紅菱艷》(The Red Shoes, 1948),一部關於芭蕾舞者的電影,很顯然地,當中有些特殊的影像剪輯邏輯,與情節的安排,多少影響了後代電影導演的創作,包含《黑天鵝》。

根據 IMDB 的描述,Darren Aronofsky 是一位喜愛典型電影的導演,許多人拿《黑天鵝》與日本導演今敏《藍色恐懼》(パーフェクトブルー/ Perfect Blue, 1997)做比較,的確,裡頭有相當多神似的劇情,例如搭電車的橋段、與自己擦肩而過的幻覺等。


原版《紅舞鞋》


根據 Wiki 簡介,《紅舞鞋》"The Red Shoes"(丹麥語:De røde sko)最早是丹麥詩人 Hans Christian Andersen 在 1845 年於哥本哈根出版的童話,如今已被改編成許多不同媒體型態的作品。


《黑天鵝》和《紅菱艷》兩部電影,都各自以獨具一格的藝術形式,呈現不同的氛圍、顏色美感:以藝術的形式去探索、拆解、包裝、滲透、燃燒欲望的藝術-為藝術而活,也為藝術而死


兩部電影的主要角色群


《黑天鵝》的女主角由 Natalie Portman 飾演 Nina,在電影中的舞台劇,一人飾演兩角:白天鵝和黑天鵝。而在 Nina 芭蕾訓練的生活,導致精神壓迫的、誘發她成為黑天鵝角色的,有她的母親(母親脅迫式的威權)、芭蕾舞教練(舞蹈生涯的掌權者),以及芭蕾主角的假想敵和前主角(害怕被取代、恐懼成為前主角的病態樣)。


上面兩張圖,分別是(上) 《黑天鵝》(Black Swan, 2010)海報,(下)《紅菱艷》(The Red Shoes, 1948)海報。

而《紅菱艷》則是較為單純的三角關係,飾演芭蕾劇星 Victoria Page 的 Moira Shearer,一邊面對的是象徵芭蕾舞生涯(劇團老闆),一邊面對愛情(劇團中的作曲家),事實上角色關係的結構,也許比較像《紅磨坊》。

片名裡的色彩,成為女主角髮色與象徵物品的主色調


以電影名稱而言,《紅菱艷》(The Red Shoes, 1948)以改編的童話故事命名,而《黑天鵝》(Black Swan, 2010)則以芭蕾名劇為命名,兩者電影海報如同舞台劇即將上檔的廣告似的,皆以女主角為視覺重點。


剛好,紅色,對應了紅髮與紅舞鞋;黑天鵝則點出電影的黑色驚悚與黑天鵝的劇中身分。


有趣的是,《紅菱艷》海報看似活潑動人,實際上色塊的紛飛感,很像電影中女主角迷途驚慌地場景(文末有截圖);而《黑天鵝》則以變身成為黑天鵝的女主角妝容作為主視覺,無論是片名或海報主視覺,皆走了直截了當的主題指涉,甚至是女主角登場,也是如此開門見山。


女主角在電影中首次亮相


《黑天鵝》的開場即以 Nina 被黑羽巨獸操控的舞台展演,女主角的情緒與電影整體調性,在開場做了磅礡震撼的詮釋。


在《紅菱艷》裡,蘇格蘭裔的女星 Moira Shearer 在片中扮演年輕貌美的 Victoria Page,電影安排她第一次亮相,是在第一幕戲裡的後半段,以傳統的手法,將重要的女主角避開開門見山的手法,將她以淑女之姿,拿著望遠鏡觀看別人演出的芭蕾舞劇的樣貌,介紹她出場,還叫人第一時間無法看清她的真面目。

而她與 Boris Lermontov (也就是之後捧她為歐洲芭蕾舞伶劇星的老闆)巧遇,在電影中他第一次有對白,非常靈巧:

Lermontov : Why do you want to dance?(芭蕾舞團老闆:為何妳要跳舞?)

Page: Why do you want to live?(沛姬:那你為何活著?)

第一次的對話就刻劃 Page 是多麼深愛芭蕾舞,她如此的價值觀支持她生命的延續,如同童話《紅舞鞋》的魔力一般,只要妳穿上他們,這樣鬼魅般的信仰就會跟其一生,直至死去,暗示了電影結局。


女主角心境轉變的誇張裝術


接下來,電影如何以外在的化妝美術手法,表現她們心境的轉變?


妮娜,一心想要變成完美的黑天鵝,在電影尾聲,演出天鵝湖的最終場,她內心的黑暗面終於在她舞蹈到黑天鵝部分時,吞噬了她自己。片中的 Nina 從背後搔癢、長出黑色羽毛、詭異的腳彎曲突變,原來是逐漸演進黑天鵝的體態,妮娜以為她終於誘發出教練期待她展現的解放自我,然而,她最後仍是活在別人的期望裡,這樣的變化僅只是受到外界壓抑而內心嚴重扭曲罷了。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6Zs62kFuvo&t=66s

Nina 最後變形為黑天鵝,血紅色眼白、眼神妝容的轉變,雖以舞台誇張化妝技法的方式合理化了女主角們特殊的情緒轉折,但黑色與紅色充滿戲劇張力的色調,仍然幫助觀眾相信,她們隱藏內心情緒張揚的程度。


Page 期待受到象徵權威的劇團老闆的青睞,在演出時畫了超出眼界的誇張眼線

這一幕是 Page 在電影中第一次展現芭蕾舞技巧,是舞團選角的一幕,Page 演出時的定點動作,眼神在尋找觀眾席滿座裡的劇團老闆,她這定睛一看,傳遞了她的生命/ 跳舞為志的堅定、傳遞了她的期待、她亟欲想被認同的欲望。


旋轉舞蹈的旋轉鏡頭


下方連結這一幕是劇團為了徵選新女主角的選角,Page 在舞台上旋轉,攝影鏡頭也跟著旋轉的速度轉圈,導演 Jack Cardiff 讓觀眾能跟著鏡頭看到芭蕾自轉時,舞者所看到的視線,這一特殊的鏡頭,在《黑天鵝》裡也有出現,Nina 在依循教練的指示跳舞時,教練喊著 Attack it! Attack it! 那種女舞者想獲得男掌權者的認可,鏡頭表現出舞者心中的緊張與不穩定。


Page 在舞團選角的機會,展現舞技。

這一幕的結束,是當 Page 再度想找尋觀眾席劇團老闆的身影時,他的座位已換成其他的觀眾了。

(建議從 50 秒開始看,旋轉鏡頭)


教練在指導 Nina 黑天鵝的演出個性。

這一幕緊接著是 Nina 心中的強勁假想敵進入舞蹈教室,剛好她練習黑天鵝的部分拐到了腳,心中更是惶恐不安。

(建議從 20 秒開始看,旋轉鏡頭)

《紅菱艷》開場第一幕像是為往生者點上了蠟燭,擺上她最心愛的物件;《黑天鵝》則是直接深刻地描述 Nina 的心理狀態,以及此片的暗黑調性,妮娜是多麼無助悲傷,多麼渴望從芭蕾舞中展現自己,而選擇被黑影一般的舞伴牽制、擁有、操控。而這個黑影,究竟是母親?教練?芭蕾舞界的競爭?還是自己過於旺盛的求勝欲?

黑影也在《紅菱艷》電影的舞台劇中上演。由右下角延伸而出的黑影,伸出爪子想要攫取穿上紅舞鞋的 Page,此時舞台上演的戲碼,是在她穿上紅舞鞋與樂園裡的人們跳了一天的舞以後,曲終人散,她依然一個人在空蕩蕩的遊樂園繼續跳舞。白色純潔的舞衣,對比於隱藏身分的黑影,Page 彷彿看到了劇團老闆,又看見了劇團鋼琴師-戀人。

Page 想逃,卻逃不了她的命運,因為腳上的紅舞鞋正帶領著她永無休止的舞蹈天命。

四面楚歌的人臉


有人發現嗎?電影中的舞台,空蕩的樂園出現一道道牆,牆上貼著,各式各樣的人臉畫像。

這一幕只有大概一秒左右,接著這些人臉畫像一張一張自己掉落。

《黑天鵝》一樣有人臉畫像,極度恐怖氛圍 Nina 母親房間,掛滿母親畫筆中 Nina 的畫像,而這些畫像背傷憂鬱又恐怖的動了起來,發出 sweet girl 跟 my turn! 互相重疊的聲音。

(這部片之所以極推薦在影廳看,是因為有些細微詭譎的迷之音,只有在大影聽跟環繞音響,才能真正享受到電影所欲呈現的感官享受)

(亂入:Miranda 房間的背景不用後製特效,真的恐怖到跟這一幕有得比。

Miranda Sings 是身為 Youtuber 的身分,很喜歡亂試吃東西然後亂吐,真實世界是一位歌手,也曾經以Miranda 的身分演出 Netfilx 電影 Hater Back Off, 2016)

誕生在數位時代的電影,有許多效果可以藉由 VFX 等後製做出動畫特效,然而 60 多年以前的電影,雖然還未有後製軟體,但在 1930、1940 年代已屬彩色電影的成熟階段,加上 Technicolor 對色彩的研究,讓當時的電影已能呈現畫面相當優美的彩色狀態。

《紅菱艷》裡使用一些疊影、剪接的技巧,讓較為科幻的情節也能夠達到視覺效果,例如這一幕,Page 對紅舞鞋的幻想與想要擁有的欲望,她看見自己穿上紅舞鞋舞蹈的自己,畫面既魔幻又寫實。

這一場 Page 看見鞋店特別展示的紅舞鞋,她對舞蹈的欲望已變成可見的象徵形式,而舞台上演出的這場紅舞鞋的戲碼,就是電影裡劇團老闆在歐洲巡演的第一場公演,開啟了 Page 一支獨秀的芭蕾巨星之路,也為自己的舞蹈生涯幻化出了啟航枷鎖。


紅色與死亡的連結


此時舞台上的 Page 穿上的不只是紅舞鞋,而是她選擇的命運,象徵了這雙舞鞋一旦穿上,她就不再是台下看別人跳舞的觀眾,而是身分地位遠比其他舞伶更高的女主角,她不再是一般貴族的公主,而是芭蕾舞界眾所周知的巨星,這是身分狀態的轉變。然而紅色,多指涉為危險、鮮豔、性暗示、女性的顏色,也是死亡鮮血的顏色。


舞台劇上,紅舞鞋舞者為了停止瘋狂的舞蹈,只能選擇自殺,臨終前女主角拜託他人替她將紅舞鞋摘下。在電影裡 Page 的現實生活中,她無法在事業(劇團老闆)與愛情(鋼琴師)兩者做出選擇,最後她突然意識到若是選了她終其一生最愛的芭蕾舞,她也會像劇中一樣跳到生命的盡頭,痛苦之中她逃離了劇團,朝向駛來的火車(鋼琴師就要搭這班火車走了)一躍而下,最後請求鋼琴師幫她把紅舞鞋拆下,她在自己的生命,舞出 Page 版本的紅舞鞋。

舞台劇版的紅舞鞋。

Nina 在電影最後,同樣一躍而下,腹部鑿了一個孔滿是鮮血,她最在乎的還是,跟教練說她的演出是完美的。因為她已透過破壞-謀殺原來的自己,以招喚出邪惡的自我。

這兩部以童話為基底的電影,是否暗指女人在追求自己的過程中,還是受到社會的監控,以及男性的控制?

《紅菱艷》在電影當中並沒有所謂的性暗示,是一部堪稱極為優美的視覺藝術作品。劇團老闆彷彿一廂情願的相信,女主席舞者應該要將芭蕾生涯當作生命的信仰一般,他也相當認真地闖蕩事業,因此,每當女舞者為愛離開舞團,他都有種被背叛的感覺。

而《黑天鵝》已經脫離了物品象徵的特定物件,失去了紅舞鞋,以精神層面的切入點詮釋永恆的死亡命運。其中滿溢畫框的「性」暗示,或明示,揭示了女人在社會中想成就自己,終究還是得走向毀滅的篇章?


電影語言的改編與暗喻,將童話流傳至今,其描述女性的指涉裡,反映出社會中女性社會地位的極不對等,女性的角色是如此倉皇、受到壓迫而近乎自我毀滅。這是童話和電影能帶給世人,最真實的訊息。

Reference -

Hollywood Costume - Glamour! Glitter! Romance! (1977), Dale McConathy with Diana Vreeland

Cameraman: The Life and Work of Jack Cardiff (2010), Craig McCall

Featured Posts
Recent Posts
Search By Tags
Follow Us
  • Facebook Classic
  • Twitter Classic
  • Google Classic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