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究竟時間的本質是什麼?它能量化?數學化?相對論或無止盡呢?《星際效應》用親情空間化去衡量時間的軸線

Picture 1, from Tidal

《星際效應》(Interstellar)的第一幕,是散滿粉沉的房間,鏡頭對準了滿是沙塵的書櫃。

這個在電影佔有最重要的空間,影片開門見山地就讓觀眾見證它的存在,無論它是男主角最最心繫的女兒的房間,或是第五度空間、第四度空間(時間)、過去與未來交會的場域,那個像是沙漏(時間不夠、沙塵紛飛)般的空間,雖然從頭到尾房間的擺設都沒有改變過,但它卻是改變電影裡整個人類史最重要的各種空間的接觸關鍵點。

這個空間提供了時間相疊的獨特性,成為父女主角之間的重要信物-象徵時間的手錶的存放位置。而時間,是貫穿了整部電影的核心元素。無論是太空人任務必須考量時間的掌握(燃料用量、拯救人類的時間限制、星際光年等)、男主角急於回家與沒有好好說再見的女兒見面、時移差距讓不同空間的生命有著極大差距的時間轉速、蟲洞、次元、重力、時間相對概念等,都在太空人前往象徵死亡的土星過程中一一出現。

時間作為一種「經驗」、不可見的主體,恰巧與人類親情之間的情感有類似的特性,那些不可言訴、無法丈量份量:有多長的時間(即便有時鐘計時或換算,但也有誤差,而且時間是相對的)、有多深切的思念、有多麼無盡的愛,這些無法數學化的存在,卻有存在的絕對值,無論距離之遙遠,或時間之前後。

不知道無限跟永恆有沒有絕對值呢。

Picture 2, from Quora

越是將人類放置在艱困的環境,越能讓人們顯露本性,劇情無論是透過時間的拉扯作了情緒的堆疊與釋放、任務轉移,各個段落節奏精準掌握,最令人嘆為觀止的,就是女兒房間書架背後的第五空間,Nolan 導演對漸層遠景的空間設計往往飽富詩意又有巨觀性,以第三空間的形式顯現,那層層疊疊的虛擬空間,是第五空間也是過去的時間,雖然片中博士說唯一不能回去的是時間,但當時間作為空間的一度,它就成了另一種可以觸碰的領域。

身為父親的主角庫柏,頓時在這個場域用科學的概念展現了父親對女兒的愛、與她再次見面的深深期盼、對他自己與女兒之間互相絕對信任的自信,這場景是真的另外的空間?還是愛的呈現?那些交疊切面的,會不會是庫柏記憶的畫面?愛成就了人類生存的轉機,愛是人類特有的秘密(其他動物其實也有拉),庫柏到此,他真的還活著嗎?還是他已死亡,這個異質空間只是說著他生前的遺願,死前會見到女兒,生前最後一刻所有的回憶通通跑出來了,會不會是這樣?進入到黑洞裡的庫柏,來到這裡,電影最終仍留著生命的希望,而這份可能來自於人與人之間的情感。

愛穿透了時間與空間,愛是一種更深層的本質,是另一種宇宙,永遠無法以數理方程式解答或量化,而愛總是引發許多外圍的情緒:孤寂、暴力、救贖等等,這些也是電影藝術裡探討的常數。透過先進科學的研發,人們航向無邊無際的宇宙,當電影帶領觀眾抵達這看似一無所有的空間,才是真正心靈空間啟程探索的開始,《地心引力》(Gravity)如是,就好似把自己丟到真空中,去正面面對真正的自己,最深層的恐懼,與一直以來隱藏的那部分的自己。

在唯物論的現代生活裡,物質主義充斥,以至引來藝術家對工廠生產與賣場做出批判,他們認為,人們到大賣場購物,像是到大型垃圾場買垃圾。科學實證的出現,似乎壓縮了宗教存在的理由,但這類科幻電影,似乎只是將外太空當做一種人內心的顯現,由科學的方式去表述內心世界,當你拋棄了所有的一切、重新審視生活的比重,才會發覺什麼才是最重要的, 這也極簡主義要談的核心價值吧。

延伸閱讀:

《從星際效應看文化資產保存》(2016),作者:李承殷

https://opinion.cw.com.tw/blog/profile/52/article/3755?ext=rel

《空間地圖 從但丁的空間到網路的空間》(原文:The Pearly Gates of Cyberspace: a history of space from Dante to the Internet, Margaret Wertheim)

《時間機器》(1895, H. G. Wells)與電影同時誕生的科幻小說。

Picture 1 from http://tidalfilms.blogspot.tw/2016/09/interstellar-film-opening-analysis.html

Picture 2 from https://www.quora.com/What-was-at-the-center-of-the-black-hole-in-the-Interstellar-movie

Featured Posts
Recent Posts
Search By Tags
Follow Us
  • Facebook Classic
  • Twitter Classic
  • Google Classic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