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院起起落落,如何翻轉?玉成戲院與其他
Picture from Southwark CAN
「多廳少座位」是現今電影院的空間設計趨勢,將時間與空間做細細的切割,商家才能賺飽飽。
然而,老戲院往往是單廳上千座位的設計,主要是因為早期沒有電視、數位平台的威脅下,去到電影院看電影是接收新資訊、媒體的唯一去處,很多國家會在映前播放新聞報導,甚至把電影院當作灌輸政黨意識的機會。
時至今日,觀眾不只是分散在家家戶戶的電視機前,而是人手一機的多終端時代,電影院難以生存,那些老式建築在沒有經費的支持下,通常就會走向經營不善倒閉,或者易手轉讓,戲院該如何起死回生?空間翻轉?
位於古老又特別注重文化資產的城市-倫敦,The Cinema Museum 也面臨這樣的問題。
The Cinema Museum 的位址據說名演員卓別林有待過,這個營運 19 年,專門保存、蒐集電影資料的博物館,裡面的蒐藏來自於 1950 年代曾在電影院擔任放映師的 Grant,館藏也有些是受捐贈的物品,前後總共 17 年的蒐藏,有 1,700 百萬呎的電影膠捲,世界各國的影片超過 5 萬筆。
參觀者可以事先預約一個小時半的導覽,過程中可以欣賞 1910 年代到 1960 年代的老影片,以及參訪樓上的多元用途空間,根據報導,每年有 3 萬名參觀者、年年舉辦超過 350 場活動,包含募款特映會、電影講堂、下午茶或家庭放映日等等。
即便 The Cinema Museum 的文化涵養對電影產業跟文化資產有相當的重要性,但由於目前的狀況,空間是跟南倫敦和 Maudsley NHS Foundation Trust (SLaM) 租來的,而租約僅到 2018 年的 3 月截止,也就是下個月,目前還未有任何續約的聲浪出現,擔心 The Cinema Museum 會因此絕跡,擔任志工之一的 Liz 2017 年就在線上發起公民請願書活動(我也簽署了),目前有 28,000 個人簽署,針對這個簽署案,甚至有人開始批評,英國就像美國一樣毫不關心文化資產(特指古老建築),還說自己是文化大國(滿扎針的)。
倫敦還有另一間電影博物館叫做 London Film Museum 位於市中心的 Covent Garden,這個組織則是走大眾商業取向的策劃方式,這幾年就只維持一個展,叫做:Bond in Motion。
因此,去到英國想要目睹整個電影歷史文化資料的收藏,現在岌岌可危的 The Cinema Museum 恐怕是唯一的選項。
延伸閱讀:
Picture from RIO cinema Facebook
另外比較幸運的是,2017 年東倫敦(Dalston, Hackney)最古老的單廳電影院 RIO cinema 獲得倫敦市長 Sadiq Khan 出資 4 萬英鎊(英鎊貶值後的換算約 160 萬台幣)在 RioGeneration campaign 專案的補助上,這筆費用跟專案目的,主要在建構第二廳院的設備、建新吧檯、新多功能社交空間等。
Picture from RIO cinema Facebook
RIO cinema 備有 16 mm 的放映器材。
Picture from RIO cinema Facebook
2017 年年底前趕工中的第二廳。
Picture from RIO cinema Facebook
2017 年年底前趕工中的第二廳。
RIO cinema 的選片策略混和了主流跟藝術片,除了經常與各種電影節合作,放映特別的電影、舉辦各式活動,本身也致力於「社區文化」的資料保存,如他們保留很多早期街景攝影作品,現在才幸運還可以看到社區轉變的街拍景緻。
特別的是,RIO cinema 經常出借場景,曾在《真愛挑日子》(One Day, 2011)作為背景之一。
Picture from Gucci.
2017 年與義大利品牌 Gucci 合作,Gucci 在 RIO 電影院拍攝的太陽眼鏡系列廣告,模特兒為中國演員 NINI。
延伸閱讀:
有趣的是,就在同一條街(幾個步伐的距離),有另一間電影院透過當地政府 Hackney Council 投資 N 百萬英鎊的資金改裝重整成音樂中心 Village Underground。
僅僅倫敦一個城市,就有許多以電影院或相關的空間起起落落,這樣的故事想必會進續進行下去。
在臺灣,也有這樣的案例,就是位在臺北松山的玉成戲院錄音室。
經營者是美國音樂錄音師 Andy Baker,他說發現這棟建築,是碰巧以前住在附近,當初已荒廢了幾十年之久,因為戲院建築本身挑高空間讓音樂彈奏時的回聲有極優的效果,讓當初巧遇玉成戲院的他,就決定要改裝成錄音室(一見鍾情?)。
一樓的售票口內空間現為 Andy 的辦公室。
Andy 提及,他在美國曾經有翻修倉庫變為錄音間的經驗,但玉成戲院的空間非常大,翻修改造非常複雜,耗費了整整一年的時間,原戲院地板凹凸不平,有的地方甚至做了階梯,可見翻修工程之浩大!(照片右邊是 Andy 本人) 。戲院錄音室的海報其實只有畫框是保留當初的物件,海報是事後購買的。
演奏區。大大的地毯,在歐美的戲院是常見的室內品。
這個絕版手工的 Marshall 音箱是 Andy 新入手的寶貝。
這似乎才是 Andy 主要工作的地方,他選購的椅子也很有質感,搭上地毯有種溫暖的獨特風格。
參訪時另外一個錄音室有一組人正在錄音。
由於篇幅關係(我累了),有些更詳盡的訪談與內容可在 這裡 閱讀。
老戲院改裝成專業音樂錄音室的案例,在臺灣應該是唯一,聽說之前高雄市政府還特地前往視察,想在高雄做類似的專案。
這麼說雖然有點感傷,但有時候我們竟然要外國人首開先例地翻轉空間以保存文化資產,這絕對不是國外才能做的事,也不是外國人才做得到的事,你可以說他幸運,因為沒有資產複雜的問題,也可以說剛好政府沒有要拆除這間戲院去炒地皮,但如果主事者沒想跨越領域地親手去改造(這個案例是音樂創作跨到空間規劃),那麼很多翻轉的翻轉就流逝而去了。
事情,真的是事在人為。
感謝 Andy 為我們做了一個多小時的導覽,也為臺灣文化做了新穎的空間翻轉實證。
這次有關電影院空間改裝的主題就先告一段落囉。
コメン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