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光影裡細聽臺灣影展策展人論壇
[臺灣影展策展人論壇 參加心得分享]
上個月底(2018 年 1 月 28 日)在桃園中壢的光影參加策展人論壇,想當初開放報名前 20 分鐘就 stand by 了呢。一樓準備兩塊現場轉播螢幕跟好幾排椅子,可能主辦預想會大爆滿,可惜沒有,因為大暴雨。
論壇是一整天的行程,一共有三場,聚集了金馬、台北電影節、高雄電影節、南方影展、跟各紀錄片策展人。
第一場「打造年度盛事」幾乎是聞天祥老師主講,開放 QA 全場沒人舉手發問,我就問了:臺灣有太多免費的影展,免費這件是真的是在培育觀眾,還是只是讓一般民眾(非重度影迷)覺得影展就是要看免費的?
瘦很多的聞老師很認真的做了大篇幅的回應,最後說到免費不是長遠之計,講到之前在 "也許" 聊過的,各個影展都要問自己,票價到底要訂多少才不至於太低,又能吸引到人買票。
簡言之就是[使用者付費之票價訂定學問]
(這對任何辦活動的單位而言都是非常重要的問題)
另外聞老師也回應,太多電影節最終要回歸到她的存在必要性,如果哪個影展消失了,會有人想起嗎?如果不會的話,她就不需要存在了。
第二場叫做「跨越區域視野」:屬於誰的城市影展
主持人對高雄(高雄電影節)、臺北(臺北電影節)、臺南(南方影展)提問:電影節定義了城市的風貌,各位的電影節有什麼願景呢?
整場聽下來我比較想問的是,臺中作為六都之一,從頭到尾在論述裡都是空缺的,而討論過程有提到新竹影像博物館,還有觀眾從花蓮來,問策展人在花蓮要怎麼做影展,甚至聊到金門怎麼做影展,恩...,似乎刻意地跳過台灣第二大人口都市,只有雄影副館長在談到巡迴放映講到北中南,算是有講到台中。
另外有談到「搶片」這件事,但這是不是回應到了影展之間的類型太像,像是在雷同性中尋找異質性?
如果 A 影展會巡迴到各地,有需要 B 影展的存在去搶片嗎?
這場聽下來我相當認同的觀點是,高雄電影節策展人黃晧傑先生說,影展期間「以外」的時間才是真正培養市場、連結影視產業的任務執行。而南方影展策展人講到「解放電影院空間」,去思考實體觀影空間的可能性,也是在數位時代之下,必須考量的重點。
最終場「模塑紀實觀點」,是四位紀錄片策展人的分享,包含公共電視總經理曹文傑女士、臺灣國際紀錄片影展 TIDF 策展人林木材先生、紀實頻道 CNEX 臺北總監蘇淑冠女士和 Giloo 影音平台余明朱女士。
前兩場只有雄影策展人提到,他積極嘗試新的方式去推廣影像作品,包含 VR、雲端、推廣短片等,這場紀錄片策展人整體而言談論的廣度更深遠,因為他們做的方式直接回應了數位時代,也提到整體產業應該包含電視媒體,他們不應該置身事外。
相較於台北電影節以「作為首都」、「臺灣第二大」做為關鍵字去思考「臺北電影節是什麼」,這場更寬廣去提問:影片內容應對曝光管道連結觀眾的性質、紀錄片不該是拍完放在抽屜就沒事,而更應該去思考商業模式與消費者付費的票房等。
照片:桃園光影一樓辦公室外一景。
總而言之,我認為任何的策展,都是作為回應社會的一種方式,影展更是!
而既然影展作為一種手段,應該要釐清為什麼要以影展的方式去傳遞你的訴求,因此核心概念之一是,這個影展的訴求是什麼?
有了問題意識才能做出策展主題、選片、跟相對映的觀眾對話溝通。
然而,普遍現狀不代表應該如此,既然我們都知道這個世界不完美,這個社會需要進步,如果這個環境不支援你,為何你不去改變?良好的適應這個糟糕的社會,不是應有的積極生活意識!
臺灣各影展策展人都試圖以影像的傳播感染力讓社會更好,我想身為一個普通的公民,應該要支持認真經營的影展,這不只是單純去看電影,而是身體力行的文化行動,力挺更多元化的影像力道,讓臺灣號稱擁有自由言論的國度,在影視媒體的自主接收,能善用、緊握這樣的自由權,讓它越來越穩固,越來越擴大!
PS. 公共電視有《紀錄觀點》、《我們的島》、《主題之夜》等很不錯的節目內容。
關於社會議題的轉譯與發掘,公視也有《公民新聞網 PeoPo Webcast》。
延伸思考,為何臺灣的公民新聞,在人手一機的情況下無法成為全民運動?(臺灣的主流新聞卻是個嚴重的變調扭曲版:新聞媒體翻拍行車紀錄器、爆料公社或黑色豪門企業,民眾對著主流媒體抱怨飲料的少冰太多冰塊),相較之下,據說韓國的公民新聞 OhmyNews(오마이뉴스)具有「點數機制」,相對促成韓國公民新聞變成有質量的文化運動。再談回電影領域,對韓國人而言,製作電影跟看電影有所謂的硬頸文化,對待文化與生活都嚴正以待,呈現了韓國民族對國家、自我的認同感。
回頭想想,引發臺灣主流觀眾對紀錄片不太重視的問題之根源之一,也許得回到身分認同的層次。
臺灣人對自我文化的認定過於薄弱?對於在島嶼發生的事,認為沒有積極保存與記錄的重要性?
總之,如柯金源導演這般的紀錄者、各種議題的紀錄片執行團隊,能做的,就是一直做下去,重要的是,能有行銷團隊(電視、數位平台、影展)能持續傳遞作品與主題給社會,在社會與世界中不斷地發酵、產生話題、引發改變社會的動能,才是創作過程真正能帶來影響力與力量最重要、而不容忽視的。
延伸閱讀:
桃園光影「策展人論壇CrossReference對照」:電影策展在臺灣的此刻與未來
http://www.funscreen.com.tw/headline.asp?H_No=6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