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樂園藏著一去不復返的舊地景
「我們不明白,何以歐洲劇場或日本的歌舞伎町能持續經營,尤以歐洲劇場之美,已經成為藝術史蹟,永遠散發著古期藝術的光芒,而台灣呢?連研究戲院的人都沒有,是否因為台灣的不安定感或台灣無倫公私方面,都以經濟掛帥的緣故,抑或是兩者因素兼而有之?」(葉龍彥,1998)
每每有外國人到訪臺中,這間位於台中市北區的臺灣香蕉新樂園懷舊餐廳是我必推薦的行程之一。推薦的理由不疑有他,就是這座建築藏著仿舊的臺灣街道,訴說過去臺灣伍零、陸零年代的生活、店家、人文,從進招財寶的方形春聯貼在老戲院售票亭,到國小課桌椅和課本、理髮廳外的轉轉招牌,食衣住行育樂的牙科診所到戲院,一條街道盡過去生活的點滴。現代人還有這般榮幸能夠置身其中,在冷氣空調與大桌菜搖美食的招待下,親身體驗古早臺灣舊時的光景。
與此同時,令人感到惋惜的是,出了這座被建構出來的仿古風情,臺灣真正的街道地景已幾乎面目全非,與過去大相逕庭,而臺灣近來許多懷舊餐廳、懷舊市集,似乎僅僅表明了這是有消費市場的,臺灣人真的懷舊嗎?看看那些被拆掉的老屋及戲院吧,或許我們只想要透過「再現(Represent)的方式」或博物館式的懷舊,而不要真實的古蹟本尊。
臺灣香蕉新樂園懷舊餐廳有許多精緻設計的空間,這篇文章聚焦在關於戲院的部分。
大紅燈籠高高掛的街道盡頭,是一間戲院的售票亭,永遠將在這裡上映,永不下檔的電影是1965 年三洋公司出品的《黃昏的故鄉》。
餐廳內的街道左手邊第一間店,就是販售相機的沖洗店,裡頭展示古老的相機。
如果可以的話,真想現場買台真的相機...Ipad太弱惹,數位永遠比不上底片,就像仿古永遠比不上古蹟真跡。
餐廳裡頭也展示了不同風格主題的臺灣地圖,真是很美的佈置與收藏,對於臺灣作為主題的策展,下的苦功可見一斑。
走近仿戲院售票亭的一側, 發現有大戲院當初的合照。
相當典型的老戲院售票亭設計,半弧形的亭子。
由於伍零、陸零年代臺灣從日據時代進入戰後時期,因此當時有許多標語政治色彩相當濃厚,特別是透過大眾媒體之一的電影宣傳。
1962年的 《舊情綿綿》似乎是當時的大片(?)。聽說一戰以後,女性意識抬頭,這樣的思想也滲透到電影裡,電影劇情才開始發展有女性為主角的愛情電影。
(假裝買票)進入到戲院裡,是左右兩邊樓梯對稱而上的設計,兩邊都有標語和映演海報資訊。
二樓有些懷舊童玩的收藏品,以及一些科幻電影的海報。餐廳不只可以一飽口福,還可一飽眼福,雙福享受令人玩味無窮。
戲院是娛樂場所,同時也具教育意義,以及為社區或都市增添文化匯聚的風采。
電影在臺灣的發芽,事實上是透過積極歐化的日本殖民帶來的種子,而臺灣人原生娛樂是在外搭舞台看戲曲,因此包括電影院(古稱「座」,或戲院,稱作戲院或許是因為早期戲院是混合了播放電影和上演戲劇的場地)的建築風格,呈現了「歐化過後的日式建築」,一切的一切都是外來的文化。或許可以從中理解,為何臺灣政府單位在處理閒置老戲院建築時,往往偏向拆除的態度。
電影院作為現代都市文明的象徵,幾乎可成為衡量地區現代化的指標,它不僅僅承載了電影文本的文化意涵,建築本身更彰顯都會現代化程度、直述電影產業的興衰。從20世紀末日本人引進電影來到臺灣,到現在美商與影城將老戲院向都市外推移,間接消滅一座座歷史痕跡的建築,臺灣人始終沒有一座自己的戲院,何時臺灣的電影產業與發行能夠富足本地影院空間的內涵,維持電影院的生意呢?
或許這與觀眾的品味也有關係,也或許相關單位沒有真正的培植臺灣人觀影與品味美學的格調,以及對戲院的認知。而電影本身是一套商業體系,臺灣是否能有自己的消費文化、資本與政策讓這個體系能夠流暢行,開始形成涓涓細流?
參考資料:
《日治時期台灣電影史》(The History of Taiwanese movies during the Japanese Colonization)葉龍彥(1998),台北市玉山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