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回憶也是種風景-楊子新筆下的島嶼

場所精神指是的,場所在人們觸碰以後,成為回憶的過程。

關於臺灣的地景、習俗、人文、美食,也許或多或少因為政治的因素,或對臺灣飄忽不定的自我認同,往往都有種自我催毀的傾向,不是開懷的擁抱外來文化,就是如同姚瑞中藝術家所說的「台灣自我廢墟化」。某種程度我不得不認同臺灣的確在自我毀滅,以電影業而論,電影產業年度報告的數字,幾乎以影城有訂票系統的票房數據作為依據,而那些沒寫出來的、老式的、消失的,完完全全「被空白」在電影產業的檔案裡。

地景消逝與新長,在大多數人還沒有意識到之前早已悄悄地更替轉變。幾年前因為喜愛電影,而從產業的角度去看映演業的位置,這塊事實上虛空匱乏的空間,除了以美商為基底的連鎖影城勉強維持著百貨電影的生意,不備受矚目的老戲院早已凋零剷平。

Craft Animation Project 2017 年 9 月的動畫放映活動,邀請了五位臺灣導演參與這次臺灣主題的放映專案,作品首當其衝第一支動畫短片,是現在在美國 CalArts 專研動畫的楊子新導創作的《午》(Noon, 2015),裡頭出現非常代表臺灣的"風景",像夾腳拖、路邊麵攤、電鍋等等,將臺灣味蕾視覺化,令人感受到色彩繽紛的愉悅。

而《枝仔冰》(Popsicle, 2016)訴說姊弟面對失去親人與回憶過往的一段時光,彩繪出臺灣理應莊敬嚴肅的喪禮,卻總是搭配短裙熱鬧的儀隊演出,一種臺灣特有的風俗奇妙感,也繪出路上隨風飄揚的塑膠袋(裡頭裝著靈魂嗎?)、老式青花格窗、排骨便當、竹編椅、掛在天花板的傳統五片吊扇,還有沿途叫賣的枝仔冰小貨車等等。

讓我想起,現在很多年輕人自製三輪車賣日式飯糰、賣歐風咖啡,以前臺灣就有這樣的叫賣方式,包括移動式貨車五金行,或老戲院的上映片,都是騎著三輪車,後面載著廣告刊版就這樣宣傳起來。

導演對空間的掌握度極好,有一些傾斜、仰角、反上帝式的攝影角度,都透過動畫呈現得相當精彩!

畫中的方形春聯、臺灣啤酒、路邊停放與進行中的機車、西藥堂、外掛式冷氣機等等,都是細膩的觀察才能刻劃出來的臺灣地景,這在「連鎖式街景」(註1)的都會區,有些恐怕不容易見得。

地景作為實地環境、物質、社會實踐、象徵再現和資本市場的妥協(Zukin, 2010),紀錄下此時此刻的島嶼景緻,變成一種曾經存在的證明。一個風鈴,可以偷偷告訴你我臺灣曾經被日本統治的歷史,無法復見的老戲院風華,也象徵了電影產業的興衰。

楊子新動畫家從小就執筆繪畫,父母一直以鼓勵的態度讓楊子新跟哥哥自主畫畫,楊子新就這樣一路畫到北藝動畫系、去英國 Bournemouth 交換,到現在在美國加州藝術學院 CalArts 攻讀角色動畫系,近年的插畫、漫畫、人物練習都放在 Cindy Yang Art Facebook頁面,風格多變,相當值得欣賞與參考!

楊子新的作品不像一般人模仿童年在電視上看過的動畫,而是描寫她生活中的一景一物,從日常萃取片段,就像咖啡一樣研磨淬煉,才滴出順口而風味平衡的濃縮咖啡。

速寫強調了所見的質感與情感,比攝影更為真實。

描繪建材時,並非畫出其樣貌,而是細膩暗示其質感(Frederick,2009)。

有時後環顧四周才驚覺,養育我們長大的臺灣島嶼是多麼美麗。

這種親手描繪出來的創作,也是電影創作的基本功,當在畫分鏡時,鏡位的掌握、畫面的重點與結構安排,以及細節刻劃都是必須納入考量的元素。後照鏡反映出駕駛的目光,有種錯置的均衡感。

楊子新小時後常看迪士尼動畫電影,和日本的《火影忍者》、《名偵探柯南》、《獵人》等,是位相當「中性」的觀眾,她的畫風簡單又細膩,並不向日本動漫風格傾倒,實為珍貴!

各種臉型角度與表情練習。

一直堅持做好一件事,在楊子新身上看到典型的印證。許多人半途抽離,或長大了逐漸遺忘初衷夢想,而楊子新就一直畫畫畫畫畫,續航力才是成功的關鍵,當我在看她的作品集時,有如此深深感觸。

她對「場所感(註2)」特別聚焦,給自己出了一份作業,是關於臺灣地景與生活的《上山下海城市間》畫冊,現正籌備百張臺灣速寫的作品集。

各位先睹為快⊙‥⊙

那些臺灣習以為常的摩托車、擁擠的道路、在路邊的小板凳吃著快炒,一一地以多彩的姿態被描寫出來。美味的臺灣仿彿就這樣偷偷地飄香。想要給楊子新動畫家更多的鼓勵或意見,可以透過問卷傳達>> https://www.surveycake.com/s/p1Zvr

我們在島嶼上寫作、我們速寫島嶼風景、我們用攝影用走沓用爬山認識島嶼,或許能在創作或尋找的過程當中,逐漸找到對於臺灣的認同感,以及自己存在的真實感。

- - -

註1:連鎖式街景 - 形容都會街景充斥著連鎖店的招牌與門面,讓人難以辨認身處何處。

註2:場所感 - 形容建築特質或場地經驗特質而令人印象深刻的場所(Frederick, 2009)。

參考資料:Matthew Frederick(2009), 101 things I learned in architecture school.

Featured Posts
Recent Posts
Search By Tags
Follow Us
  • Facebook Classic
  • Twitter Classic
  • Google Classic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