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畫,我們沒有產業
圖為 Craft Animation Project 在倫敦放映、推廣獨立動畫作品的照片。
一路走來臺灣電影如果沒有《海角七號》民間力量的異軍突起,帶動「看臺灣電影」、「支持國片」的公民觀影實踐行動,這一股力量造成《看見臺灣》等片和春節賀歲片的紅盤盛況等,政府何時真的看見臺灣影視能量?更何況是主體性一直沒有被正視的動畫。
臺灣動畫從作為迪士尼代工的最盛時期,到第35屆金馬獎動畫從缺(金馬動畫得獎總共從缺9年);2003年由國家電影資料館主辦的台灣國際動畫影展(Taiwan International Animation Festival, TIAF),只辦了5屆就突然消失,直到近年各地開始辦動畫相關活動,如同名TIAF,但T改成台中(Taichung)的國際動畫影展,2017年由台中影視中心獨立主辦、臺南舉辦的青少年暨兒童影展內容也幾乎是動畫,公共電視2018年也將舉行國際兒童影展,這種斷斷續續節慶式的活動究竟是為了當地政府的觀光經濟,還是真正的推廣臺灣創作作串聯行動?國際好的作品不差臺灣這一個影展巡演,臺灣的作品要走向國際化,為什麼不整組一起投到臺灣動畫盃(東亞國際串聯)或投往國外的影展?
臺灣是有一些動畫工作室主要接商業廣告,但以手繪或傳統方式製作的動畫長片根本就沒有一個穩定的觀影市場,何來的產業之說?而產業根基於供給需求,以影視產業而言,影展的存在,不論是測試觀眾反映或是頒發獎項,都對創作端有很重要的影響,特別是對產業走向和製作端的後續發展,甚至在獎項的頒發是上院線票房的關鍵點。
第35屆金馬獎動畫從缺最被討論,主要因為那是唯一一屆有入圍名單卻沒把獎給出去的特列,其中一些在影視界任教的老師,竟然以怪力亂神為由極力阻止把獎項給《魔法阿嬤》(1998),明年《魔法阿嬤》就屆滿20年,這20年來政府或相關單位有在關注臺灣的創意能量嗎?文化創意產業喊那麼大聲那麼久,臺灣電影、動畫、紀錄片卻一直以來都是由民間自己堅持的力量燃燒到現在。很想去問當初的堅決否定,如今看來是怎樣的決定?